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规范管理和运营是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去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把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靶向监督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运营,有效盘活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促进村集体产业增收创收,全力护航乡村振兴。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跟进“督”。礼泉县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和重要环节,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业务培训,制发《礼泉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关于礼泉县农村集体合同存在问题整改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各镇(街道)、行政村对专家组反馈的主要问题以及口头合同等问题按照整改完善指导意见进行整改纠错。及时对合同清收情况、合同送审情况及专班审查情况按照时间节点等工作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审核合同进展缓慢、个别乡镇清收合同滞后等问题及时反馈。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8次,现场指出问题11件。
坚持目标导向,室组联动促进“改”。礼泉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联动优势,由1名委领导牵头,统筹协调第二纪检监察室和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督查等方式深入县农业农村局等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督促"一把手"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协调调度,组织好参与单位配合工作。县纪委常委会定期专题听取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汇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工作提醒函等形式倒逼牵头部门落实责任,督促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向县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发出工作提醒函1份。
坚持结果导向,从严问责推进“治”。礼泉县纪委监委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全面排查起底2020年以来涉及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对反映问题线索进行综合研判,深入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腐败和作风问题背后的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盲点,找准突破口,推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狠抓长效常治,实现“整治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的良性循环,推动源头治理、行业治理和基层治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和广大群众的权益。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已办结问题线索23件,其中了结17件、给予谈话提醒2人、批评教育3人;立案审查调查4件,1人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