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  正文
爱桂小记
发布时间:2020-08-07 14:30    浏览次数:次  来源: 驻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我与桂花结缘已有二十年了,初识桂花时,我在西安一所颇有些历史的大学求学,夏末秋初的夜晚,自习完回宿舍,途径学校内一处幽僻的小园,夜风中忽有一种我闻所未闻的馥郁花香直沁心脾,这种香味如兰似麝,却又远比兰花的香味来的浓烈和奔放,这香气让人心旌摇曳,产生愉悦、甜蜜的感觉。我顿时难掩好物之心,逐香寻觅,然而彼时桃李已谢、秋菊尚早,我在园中盘桓良久,也没有找到有什么盛开的花儿,夜色中,但见月朗星疏、树影婆娑,而空气中浮动暗香却实实在在的让我沉醉。

翌日清晨,经过小园,我再次进园,几经寻找,才发现园子当中的翠竹下有一株拇指粗细、叶片似茶花的小树,叶底有一簇簇米粒大小的鹅黄小花,凑近细看,花朵四瓣,中有细如发丝的花蕊,那浓烈的芬芳也正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正端详间,只听得有人说话,“香不香?这是桂花。”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这位老者告诉我,这株桂花是他去年从故乡——遥远的富春江边移栽至此园,以慰思乡之情,今年第一次开放,虽只有零星的七八簇花朵,但百步之内,竟都能闻到花香。

从此便为桂花着迷,但那时候桂花在北方栽植的很少,偌大的校园里,也只有老者的这么一株小桂,于是,每次经过小园,都要走进去与这株小桂亲近一番,听听老者讲述和桂花有关的掌故。离开学校,初入社会,为稻粱谋,四处奔走,心中对桂花的那份喜爱却从未减少,经过一番曲折后,生活终于稳定了下来,于是买桂、养桂,盆栽、地栽、嫁接,从老家的庭院到单元房的阳台,随处可见我的‘桂影、’‘桂客’,四季桂、八月桂、金银丹等等诸多品种也日渐搜罗齐备,甚至连朱砂、天香台阁等珍贵品种也从外省辗转购得,赏桂的角度从初识桂花时爱其香气发展到对花型花色、叶貌、树形桩式等等方面的追求,常择其中花色、桩型具佳者置于书房案头,嗅其香气,观其翠绿经冬不调的叶子和苍劲虬然的树势,每每能欣然自乐、忘怀得失。

爱桂养桂,自然也就爱读关于桂花的诗文,自古以来,桂花多有文人名士题咏,其中李清照的一首《鹧鸪天》写的最好,“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应妒、菊定羞,花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是呀,何须浅碧轻红来装扮博人眼球,就算骚人(屈原)没有把桂花列入名花谱,却不影响它在花栏开放时冠绝中秋,桂花尚能如此,我们更应该坚守内心的那份从容与淡泊,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将心中对生活执着的热爱如桂花般藏于叶下,无声无息的自励自省;不与群花争艳,只把芬芳留在人间;不忘初心,白首归来,仍是良夜寻花的少年!

(驻礼泉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晁炜)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