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没有一日不辛苦劳累,没有一日不在为柴米油盐奔忙。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不论我们是何种身份职务,总能听到身边很多人在抱怨发牢骚,什么“工作很累,钱很难挣,每天都很忙”之类的话,的确,每个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便被父母亲人赋予了很多美丽的光环,他的身上寄托着他们家族好几辈人的理想或梦想。于是少年时的悬梁刺股,读圣贤书;青年时的金榜题名,娶妻生子;中年时的养家糊口,为一日三餐;老年时的携孙抱幼,空巢守望。这个生命的死结,所有人都逃不掉,躲不了,解不开。这样的人生,我们所有人不都在经历着吗?既如此,为何不换一种心态去面对?
试想想,没有烦恼困顿的人生,只有一路繁华似锦,歌舞升平,时间长了是不是也了无意趣?正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里所言: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於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力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梁公的这话,我是极为赞同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苦。我们只羡慕别人能成为其行业里的状元,又何曾了解别人因为获得这状元之桂冠而付出的艰辛与苦累。如果让我说:能成为状元的人,必定是能受得住这辛苦,并以苦为乐的人。比如: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被多次烧伤而无怨悔,海伦凯勒,也是从小受尽盲聋之苦而后排除万难成为作家。对他们来讲,吃苦是人生的常态,享乐反而是他们所最为藐视的。我们看看生活中那些成功人士中哪一个不是与苦难为伴的?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历过苦难,方知成功的甘甜,开在温室里的鲜花,只能招来几声言不由衷的赞叹,而在腥风血雨中盛开的生命之花,才能让世人顶礼膜拜。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坦然去吃苦,乐于吃苦,应该感谢生活给我们的苦难。如果你觉得自己辛苦,那么我要恭喜你,因为你的生命还有价值,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舒服,那我则要为你的前程忧虑了。
(乾县纪委监委 吉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