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诚恳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帮助,我自己也深刻反思了,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首先我将从严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近日,礼泉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一名被组织诫勉谈话的干部如是说。
今年以来,礼泉县纪委监委坚持把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整改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当好“婆婆嘴”,常念“紧箍咒”,帮助党员干部检身正己,校准偏差,最大限度教育挽救党员干部。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217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48人次,占比68.2%。
在日常监督上持续发力,防止干部“小病”变“顽疾”。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持续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党员干部存在轻微问题线索或苗头性问题,用足用好“第一种形态”及时提醒教育,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帮助党员干部认清问题,纠正错误,真正接受党组织的批评教育帮助,防止“小病”变“顽疾”。
在压实主体责任上狠抓落实,推动提醒教育常态化。为确保“第一种形态”用到“点”上,戳到“痛”处,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党委(党组)近距离监督优势,将运用“第一种形态”纳入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清单,作为全面从严治党考核评价重要依据,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推动运用“第一种形态”常态化。
在创新载体上下足功夫,做到严明纪律守规矩。紧盯重要岗位、重点领域,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警示教育,上好廉政党课,营造浓厚的廉政教育氛围。利用礼泉县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礼泉廉政网、礼泉县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交流群等媒体平台发送廉政提醒、推送廉政小故事等纪律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紧绷纪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