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一腔热血扎基层——记礼泉县石潭镇铁罗村第一书记米渊
发布时间:2020-12-11 09:10    浏览次数:次  来源: 石潭镇纪委

2018年,礼泉县发展和改革局业务骨干米渊同志被选派到石潭镇铁罗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三年来,他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和脱贫攻坚的职责所在,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责任感,心系铁罗村,情系贫困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青春书写最亮丽的一笔,用忘我精神在铁罗村这片热土描绘出了脱贫攻坚的壮美画卷。2018年度被评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七一”建党节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

融入:从转变角色开始

石潭镇铁罗村地处礼泉县北部旱腰带,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9户,总人口1049人,耕地面积2600亩,全村共有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22人。2017年脱贫14户57人,2018年脱贫14户43人,2019年东铁罗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2020年剩余9户22人实现全部稳定脱贫。驻村以后,米渊深知要干好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扎实认真的工作,必须吃透村情民情,必须有的放矢。他坚持吃住在村,为获取全面扎实的第一手资料,他和工作队经常走访入户、摸底子、看情况,与两委会班子成员座谈交流,与贫困户交谈,精准制定本村三年发展规划和当年帮扶计划、产业实施方案、脱贫实施方案、帮扶措施。

初到铁罗村,正好遇到村级换届选举,面对村情复杂,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米渊带领工作组,深入农户,加强交流沟通,解除村民对干部的抵触情绪,宣传选举法律法规,进一步凝聚意识,村“三委”会顺利选举成功。看到党建室屋顶严重漏水,墙体裂缝,影响正常办公,他及时联系到县委组织部项目资金4万元,对办公设施及室外进行了完善和加固,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村级经济和社会建设发挥了核心主导作用。

坚守:从原地整装出发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铁罗村地处北部旱塬,依靠非常薄弱的农业产业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难度较大,米渊陷入了沉思。凭借多年管理项目的经验和沟通能力,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多方奔走,为铁罗村引进了投资1500万元的华程兔业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他积极的招商、安商、稳商,采取全保姆式的服务方式,帮助投资商协调办理农业、国土、环保等各项手续,该项目于2019年2月18日开工建设,同年6月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9月为贫困户每户返还利润460元。进一步改善贫困户依赖传统农业的发展经济模式,走农业产业化和集体经济结合发展的新型道路。

铁罗村的道路排水一直是困扰干部群众的“老大难”问题,每到雨季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米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为村上做好方案预算,严把施工质量,于2018年12月初完成4.1公里排水工程。同时为村上争取20万元的道路硬化资金,打通村东通往礼淳路的1公里道路。为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他协同村两委会,积极跑县进市,联系林业部门对全村街道和村级活动广场进行了绿化、美化,共栽植树木730余株。为进一步丰富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他联系文体部门为村级活动广场安装各类健身器材和音响16台(套)。

倾情:从点滴小事做起

残疾贫困户刘桂芳老人行动不便,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米渊多次上门交心,鼓励她勇于面对困难,坚定信心,与村上协调为她办理低保,帮助其家庭申请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发展果业生产,增加致富门路。贫困户罗永雷与残疾母亲相依为命,交谈中,米渊看到他思想消极,鼓励其外出务工,重拾生活信心,目前罗永雷月收入6000余元。贫困户罗宗胜的老伴腿被摔伤,米渊常去家里嘘寒问暖,并为老人联系医保报销,办理了残疾证,协调落实低保政策,老人激动地说:“你真是党的好干部”。贫困户罗武龙正在上小学的孙子穿的单薄,他看着心疼,及时筹集衣物送给孩子。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见真情。2019年,米渊主动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到涉农部门和保险公司,对全村500余亩麦田进行了投保,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为解决贫困户过冬取暖问题,他及时向派出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领导反映情况,为铁罗村贫困户协调免费安装热风机37台,确保贫困户安全度过暖冬。

誓把青春献热土,志在扶贫矢不移。隆冬时节,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个偏僻而又富足的小山村,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朴实无华的米渊,年复一年地穿梭在铁罗村的每一个角落,问及他的内心所想,他缓缓说道:“永葆初心不忘来时路,牢记使命不罔肩头担”。

(礼泉县石潭镇纪委)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