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站在新的起点——记礼泉县南坊镇北峰村第一书记王鹏
发布时间:2020-03-16 11:17    浏览次数:次  来源: 礼泉县纪委监委

王鹏,礼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副大队长,2018年3月至今担任礼泉县南坊镇北峰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竭尽全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根据《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按照“57”标准,2014年脱贫33户134人;2015年脱贫1户6人;2016年脱贫21户69人;2017年脱贫2户10人;2018年脱贫17户70人;2019年脱贫23户82人,剩余的17户22人为兜底户。2019年,北峰村顺利实现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2.12%。


北峰村共辖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94户1040人,贫困户114户393人,帮扶党员50人。全村耕地面积5200亩,其中粮食面积1665亩,果树面积3535亩。由于果树老化严重,管理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主要靠苹果种植及外出务工。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为了更好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他带领村四支队伍认真学习脱贫攻坚政策文件,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两年时间里,他和队友倾注了一片真情,付出了一腔热血,也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奋斗的热土旧貌换新颜的变化:新引进总投资1.3亿元的礼泉正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母猪繁育场地建设项目即将投产,预计可带动贫困户70余人;积极邀请县果业局、就业局对贫困户进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260多人次;发放产业资金21.6万元,扶持带动57户210人;种植双矮果树、桃、梨、葡萄、花椒等263.5亩,养殖猪、羊、鸡、兔、牛等共计278头(只);争取危房改造项目资金110余万元,32户128人喜迁新居;多方联系用人单位以及发动帮扶党员,为88户贫困户解决省内外务工;争取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村级水泥硬化街道4公里,沥青路1.7公里,绿化道路5.6公里,栽植绿化苗木1300余棵;争取资金3.8万元,用于扶贫扶志工作及基础设施建设;联系电力部门为村上增加了一台变压器;争取水利部门对村内30吨水塔进行了修缮,完成了村内800米自来水引水管道的更换;新安装太阳能路灯6盏,LED路灯110余盏;为贫困户免费安装热冷一体机63台,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3套,为村上幸福院安装健身器材一套。


只有扎根沃土,理想之树才会枝繁叶茂。他时刻牢记使命,把自己融入北峰村这个集体。村上的贫困户土鸡蛋、黑猪肉没有销路,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通过发微信圈动员亲朋好友为他们打开销路。贫困户李某行动不便,他开车送其去县城进行残疾人鉴定申请认定。贫困户青某腿部骨折,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车将其送回家,发现台阶离地面太高存在安全隐患,及时用砖进行缓坡铺设;贫困户陈某逢人就说:“我的大骨节病需要置换膝盖,多亏王书记帮我咨询情况、联系医院,这腿恢复的和正常人一样。”北峰村南坝边荒草滩出现大面积过火,他带领部分干部群众手拿铁锨奔赴现场,在镇党委的统一指挥下,采取分割围灭,铲出隔离带等措施,终于将大火扑灭,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真正的情怀不是留恋过往止步不前,而是即使面对山重水复、荆棘丛生,也不改初心、坚守本心。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他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做好脱贫成果巩固工作。坚持摘帽不摘责任。进一步增强后续巩固提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强化脱贫攻坚的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细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坚持摘帽不摘政策。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基础设施方面,计划完成生产路沙石铺设1.8公里,村庄1.2公里道路水泥硬化;在产业扶持方面,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模式,计划种植金银花120亩,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新建蔬菜大棚10座,鼓励贫困户承包,增加收入;在就业扶贫方面,引进礼泉正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母猪繁育场地建设项目,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在危房改造方面,为贫困户胡来怀、肖西军、王华强争取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坚持摘帽不摘帮扶。尽管北峰村已经摘帽,但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将持续用心用情用力,继续吃住在村,严格落实责任,坚决做到“队伍不撤、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坚持摘帽不摘监管。进一步提升脱贫退出质量和工作水平,对历年来所有脱贫户认真开展 “回头看”工作, 按照提质增效的原则,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公共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同步发展。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礼泉县纪委监委 商春艳 张美妮)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