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扶贫路上勇担当——礼泉县石潭镇石泉村第一书记陈康的新计划
发布时间:2020-03-13 09:22    浏览次数:次  来源: 礼泉县纪委监委


         陈康,礼泉县人民检察院干部,2018年3月份按照组织安排被下派到石泉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带领单位2名同志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石泉村辖南刘、王家、北刘、小坳、西刘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630户246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23人,2016年脱贫11户36人;2017年脱贫8户31人;2018年脱贫18户61人;2019年脱贫26户88人;剩余6户7人为兜底户。2019年顺利实现贫困村摘帽。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更强大,没有一种事业比让群众幸福更高尚。担任石泉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时刻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争取资金27万元,安装路灯225余盏;争取资金10万元,新建小坳村文化广场600平方米,安装体育器械10余件;积极联系县交通局修缮村委会门前道路100平方米;争取资金84万余元,硬化村级道路4.2公里;争取资金10万元,修建水渠300米;组织干部自筹资金27万余元,建设果蔬大棚7座,种植甜瓜、水果西红柿,带动贫困户37人;争取县林业局项目,栽植樱花风景树750棵、法国梧桐18棵、冬青350棵、大叶女贞4棵;为了全力打造阵地建设,为村委会购置大会议桌、办公桌、电脑、打印复印机、文件柜、办公沙发、监控等软硬件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通过不懈努力,石泉村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作为第一书记,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排忧解难。五保户王根劳居住的一间房屋,土木结构,地基下沉,墙体开裂,争取民政部门资金1.5万元,为王根劳改造18平方米砖混房屋,保证了其住房安全。贫困户王玉梅房屋漏雨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向检察院领导汇报,为王玉梅争取资金2.4万元,并联系工队立即进行修缮。贫困户刘旺久患有尿毒症,每周去医院透析2次,全家七口人居住在两间土木房屋内,经鉴定属于危房。他多次鼓励其要坚定脱贫信心,并帮助其争取危房改造政策扶持,目前刘旺久全家已入住91个平方米的新房。贫困户刘彪在扶风打工时,不慎摔伤头部开颅造成高位瘫痪,他在走访过程中得知家属因务工、医药、赔偿等起诉用人单位,立即拿起电话请自己律师朋友免费代理,争取赔偿利益最大化。贫困户王兵建八十岁的母亲在做饭时厨房着火,全身大面积烧伤,他连夜跑回三原老家寻找民间烧伤药(貒油),并积极和单位一帮一党员联系,为王兵建争取临时救助3000元。贫困户刘治军想养鸭子发展养殖业,他联系一帮一党员,为其购回100只鸭子,并帮忙联系销路,年收入4000余元。2019年7月份,贫困户种植的甜瓜成熟,正值市场价格低迷,他整夜睡不好,联系朋友,发朋友圈、带村干部去市场找客商,并向单位领导汇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倡导检察院党员干部每人帮助购买2箱,最终销售一百余箱,增收6000余元。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2020年,走在新的征程上,他将紧盯稳定脱贫奔小康总目标,进一步强化后续帮扶措施,完善巩固提升计划,坚决做到“四个不摘”,全面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一是完善脱贫对象收入稳定增收长效机制。根据石泉村已脱贫户基础条件和资源情况,为每户制定产业帮扶计划,实现2020年脱贫户收入稳定增长,包括增收主导产业项目、规模数量、具体措施、预期收入等。目前,石泉村产业脱贫户64户,2020年主导产业拟发展红薯、黑桃、花椒等产业,近期工作组将召开脱贫户产业大会,“四支队伍”分组入户宣传产业扶贫政策,鼓励脱贫户产业再扩大,突出产业增收机制,建立就业脱贫长效机制。二是加强教育、医疗保障后续帮扶措施。落实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全面实行“雨露计划”教育扶持,完善定户、定人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入学到毕业就业进行全程资助,全程扶持。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后续扶持,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继续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通过新农合制度、民政救助、小额人身保险等医疗体系,保障患病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提高患病人口的医疗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三是做好贫困兜底保障户和边缘户管理。石泉村兜底保障户6人,边缘户1人,工作组将定期入户走访,大力宣传低保政策、兜底保障、医疗健康等政策,建立低保兜底对象认定清理的常态化机制,做到精准施保。建立因突发性事件致贫返贫的防范救助机制,有效防止脱贫户因突发性事件返贫。定期对边缘户人口走访,做好边缘户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及时掌握边缘户人口收入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四是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巩固脱贫成效。坚决做到“四个不摘”,贫困村出列后,结合乡村振兴继续提升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种养殖企业,争取资金扩大大棚产业等基础设施,加强贫困村公共服务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再提升。

(礼泉县纪委监委 商春艳 张美妮)

分享给好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