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发展,造福百姓,廉政先行。今年以来,礼泉县高标准谋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创新性的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八个一”制度,进一步夯实了“两个责任”,强化了专责职能发挥,推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全县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面落实“1136”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纪律保障。
一次县委常委会研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该县在每次县委常委会上都要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年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工作15次,专题听取研究巡察情况4次,4次研究派驻机构改革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根据常委会决定,县委书记先后安排约谈镇办党委书记8人次,提醒谈话10人次,问责49人,任前廉政谈话33人次。
一次政府常务会研究,加强廉洁依法从政。坚持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每次会议都要强调学习法律法规、党纪党规等内容。同时,研究推进落实权利责任清单和政务公开等事项,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实施、人事任免等工作动态予以公开,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中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次廉政警示教育,加固防腐拒变防线。该县坚持每季度组织一次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严禁收送礼金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蜕变的灵魂》、廉政文化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县委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接受教育,全县1.3万名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认真检视问题并作出郑重承诺,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
一次半年督导检查,筑牢反腐倡廉防火墙。由县委成立4个检查组对全县所有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半年督导检查,对检查结果全县通报,对排名后三位的镇办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由县委主要领导和县纪委书记分别进行提醒谈话。
一次年度述职述廉,不断自我警醒鞭策。每年组织各镇(办)党(工)委、各部门党委(组)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报告,县委主要领导听取报告并点评,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进行社会评价打分,经综合梳理,对排名靠后的镇办、部门班子成员进行集体谈话提醒,一年时间内跟踪问效。
一次党风廉政汇报,提升监督执纪力度。每半年听取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每年7月份,县委听取县纪委监委上半年工作报告,并就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对内设机构人员配备、派出监察组、巡察人员配备等工作做出安排部署。12月份,县委主要领导听取县纪委监委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点评。
一次政治生态研判,时刻敲响廉政警钟。每年对各镇(办)进行一次政治生态研判,并结合巡察情况,综合来信来访和网络舆情研判分析,对全县政治生态、干部作风“五大病症”情况进行专题研判,对党风廉政工作滞后的2名镇党委书记及时实施了谈话提醒,促进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一次纪律教育学习,提升法规认知水平。每年开展一次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县级领导带头学习相关法规,一对一开展谈心谈话。今年,34名县处级干部、664名科级干部、7539名干部职工参加法规知识测试,以考促学成效明显,进一步打牢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
礼泉县推行“八个一”制度以来,进一步压实了全县各级党委和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又夯实了纪委的监督责任,有力地推动了礼泉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营造出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工作推进有力、廉政勤政干事的政治生态,为实施“1136”发展战略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礼泉县纪委)